党建频道

【要闻亮点】漯河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着力打造幸福之城

2022-12-30 22:08|查看: 553|评论: 0

摘要: 这里是漯河沙澧先锋官方信息发布平台【要闻亮点】漯河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着力打造幸福之城

【要闻亮点】


漯河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着力打造幸福之城

  (漯河沙澧先锋讯 图文编辑 崔隽) 今天上午,在漯河市连续召开的两场“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创文办、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沙澧河建设运行保障中心、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广旅局等11家单位围绕漯河幸福之城建设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幸福故事。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全省第一方阵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方高峰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相继出台2项规划、50余项政策文件、10余项行业标准,精心打造有力有效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全省第一方阵。在老年人福利和关爱服务方面,自2019年起建立全市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每年发放资金5500万元左右,惠及6.5万高龄老人。全市共建成提升5个县级特困供养机构、1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5个乡镇敬老院、14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199个农村幸福院。采取“政府+企业+群众+家庭”机制,打造出“公建公营、公建民营、公建国营、医养结合、物业+养老”五种模式,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推进智慧养老新模式,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家庭五级联网,打造全市“养老一张图”。


   基础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市教育局副局长高伟玲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得到快速优质均衡发展。全市总投资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20所中小学校已经全部实现招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需求。2022年,我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9所,新增学位10670个,现已全部完工,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达到50%。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574所,在园幼儿9.3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6%,超过省定90%的目标。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83.44%,超过省定80%的目标。完成“每个县(区)城区内举办3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的省定任务;47个乡镇共有93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完成省定“3万人口以下至少办好一所、3万人口以上至少办好2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任务”,彻底消除公办中心幼儿园“空白”乡镇。

 明年,我市将实施39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质量提升工程,力争在2023年底,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达到55%以上,至少创建5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023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全面消除55人以上大班额,培育10个优质教育集团,创建5个市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对全市27所学校进行设备购置和能力提升。


美丽乡村焕然一新


“近年来,我市聚焦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罗静介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41%,累计改造卫生厕所33万户、普及率90.50%,培育“美丽小镇”36个、“四美乡村”400个、“五美庭院”18万户,建设村庄游园2125个、一宅变多园2724个,治理农村坑塘5513个,开展垃圾分类村庄603个,人居环境整治连续五年位于全省第一方阵。下一步,将围绕我市农村的产品资源、特色景观、文化遗产等,大力发展乡村游、体验游、采摘乐等农业新模式,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


年均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左右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漯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潘反修介绍,在复杂的经济大环境和近三年来疫情持续冲击下,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在4万人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创业培训等主要就业指标完成情况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低于省定控制线一个百分点;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创业带动就业乘数效应明显增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8亿元,扶持4959个各类市场主体,带动2.48万人就业。2022年,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亿元,完成省定目标4.73亿元的150.1%,其中,为402家小微企业贷款3.96亿元,是去年同期发放量的292%,创业贷款发放完成比例位居全省第二。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新增技能人才20万,新增高技能人才7.88万人,我市技能人才队伍总量明显扩大、素质稳步提升、活力充分释放。


卫生健康事业成效显著


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向良介绍,三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提升,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省卫健委评价漯河“为全省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突出贡献,未发生因防控和处置不及时不规范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态扩大或不良社会影响。”十大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建成,承建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成4家三级医院,总数达到7家,在全省率先实现二级以上试点医疗机构“通卡就医”,患者持身份证、社保卡、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均可就医。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明显下降,医院回归良性的收入结构。临颍、舞阳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基层诊疗量占比由以前的40%左右提升到现在的55%以上。


“好人效应”点亮大爱之城


市文明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鲁颜召介绍,我市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持之以恒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好人之城”建设,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市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名,中国好人集体1个,中国好人55名。2021年和2022年,我市中国好人上榜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漯河“好人馆”的布展开放,持续打造“好人游园”“好人广场”等阵地建设,展现更多可信可爱可敬的漯河好人形象,贯彻落实好《漯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实施办法》《漯河市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漯河好人”实施办法》,推动“好人之城”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争当“漯河好人”,共建“好人漯河”,好人越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就会越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年向好,‘绿色漯河’‘生态漯河’‘宜居漯河’已经成为漯河闪亮的名片。”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宏宇介绍,沙澧河成功创建省级“优秀”美丽河湖;多年不见的黑天鹅、赤麻鸭又飞回了漯河;号称“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也屡屡出现在市民面前;黑河、汾河等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鸟类垂爱、民众垂钓的常清河;幸福渠犹如一条蜿蜒美丽的“绿色飘带”,给市民带来名副其实的幸福。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从79微克/立方米降至49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从131微克/立方米降至8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从165天增至260天,增加95天,“漯河蓝”成为常态,“满天星”又可常见。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始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城市更新跑出“加速度”


“五年来,我市先后投资1100多亿元,实施城建交通项目1355项。这是漯河住建史上资金投入最多、建设力度最大、建设项目最多一个时期,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惠民力度空前的一个时期。”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舒畅介绍,我市共新建、改造道路124条、225.4公里,打通断头路54条、48.1公里,新建改造市区道路交口31个,对京广高速南站、宁洛高速西站入市口进行升级改造,城区主次干道及支路达229条,建设跨河桥梁20座、跨铁路桥涵15座、跨高速桥涵12座,新建改造市区桥梁15座,擦亮了漯河桥城文化名片;建设供热管网207公里,建成换热站168座,新增供热面积1111.5万㎡,覆盖100余个公建单位和200多个居民小区,集中供热实现突破性进展。城区45项道路绿化提升、西城区㶏溪湿地公园等35座街头游园新建工程全部完成。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绿化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基本形成了城市15分钟休闲健身圈,漯河幸福指数全省第一。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马沟污水处理厂二期等一大批环保设施已建成投用;大力实施“里子工程”“避险工程”,累计改造完成雨水管网188公里、污水管网84公里,367个小区、单位实现了雨污分流,中心城区覆盖率约78%;全市建成泵站39座,整治城市积水点142处,对承担城区外围排涝的塔河、唐江河、马沟等6条城市外围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疏浚河道53.3公里,切实提升了排水泄洪标准。自2021年7月中旬以来,城区经受了历次超强暴雨考验,实现了暴雨期间低洼处积水3小时排出的效果。市民滨水乐道工程累计完成建设700公里。新开工棚改项目28个、1.02万套,基本建成1.13万套,实现居民回迁安置1.98万套。老旧小区累计改造1204个,惠及居民近9万户,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点亮沙澧文化风光带

“沙澧河市区段沿岸70公里独具滨河特色的风光,已经成为漯河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和广大市民的绿色会客厅。”市沙澧河建设运行保障中心党组书记杨跃伟介绍,沙澧河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完工,我市新增加绿地面积约5385亩,形成2800万立方的城市湖泊,有效拉大城市框架,减轻城市防洪压力,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根据市委、市政府打造沙澧河文化风光带的要求,该中心正在组织编制全市文化风光带规划,以沙澧河景区为核心,通过文化旅游元素植入和项目建设,打造我市文旅产业新高地。目前,正在景区规划建设“梦幻沙澧 幸福漯河”项目。项目选址在红枫广场及两河交汇处,以沙澧河交汇处为纽带,依托两河交汇处的自然风光,以彩虹桥、水旱码头的三个船帆、两河交汇口以及电视塔为展演背景,通过文旅+科技+元宇宙的方式,打造线下赏美景,线上沉浸体验的多维空间。让游客走进景区,流连忘返。


 44个小区集中供暖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曹小涛介绍,截至目前,完成市区65条道路供热主管网建设,铺设供热主管网207公里,累计投入主管网建设资金15亿多元;建成换热站168座,供热入网面积达1111.53万平方米,覆盖至市区6个区,惠及200多个居民小区、10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和200余家企业。今年6月份,启动实施了太行山路、黄河路两条高温热水主管网建设工程,10月底,工程如期完工,基本解决了引华电公司高温热水北上为居民供暖的管网输送问题,从而有效扭转了供热结构失衡局面。

 近年来我市部分小区供热工程建设造成不少遗留问题,尤其是小区内二次管网建设问题较多,无法接入主管网,导致一些小区居民交了钱、装了暖却用不了。市城市管理局高度重视,积极解决居民小区集中供暖遗留问题,目前,44个小区居民集中供暖遗留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反映良好。



15分钟文化圈 让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李庆瑜介绍,近年来,我市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及总分馆123个;城市书房42个;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19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8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402个;农家书屋1349个;非遗展示馆、传习所11个;体育场地8440个,基层健身组织1250个,形成“城市15分钟文化圈”“城市15分钟健身圈”“农村10里文化圈”。成功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幸福漯河健康舞”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幸福漯河”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全域推广。加快数字文化馆、体育场馆建设,完善集订场馆、学才艺、享活动、看直播、赶大集、读好书6大功能于一体的数字文化平台“漯河新时代文化实践员惠民一点通”,开展云上非遗、文化慕课、云上群星奖等线上活动,用数字化服务深化公共文体服务供给侧改革,适应后疫情时代,开辟更多、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主客共享的公共文体服务场景,使公共文体服务跃上“云端”,送入“指尖”。

总 编 蔡晓鹏  

统      筹杨   洋

编      校宋泽文 

责      编崔    隽  

温馨提示:

★《漯河沙澧先锋新闻信息》官方平台,欢迎各级党组织上报工作信息 请图文发至lhslddlm@163.com备注作者实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典型工作择优发布。


来源 漯河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