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新 王淇)在河南省文联的统一部署下,漯河市文联将“村歌嘹亮”活动作为文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漯河市临颍县王岗镇水牛宋村金笛合唱团在国家级赛事中脱颖而出,8月17日,荣获全国“村歌嘹亮”大赛“幸福好声音”奖,成为漯河市以文艺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亮丽名片。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以下关键做法: 一、 高位推动,凝聚组织合力 迅速响应,顶层设计: 省文联部署下达后,漯河市文联第一时间响应,漯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向丽亲自挂帅,明确将“村歌嘹亮”作为年度服务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要求漯河市文学艺术团体联络服务中心牵头制定详细方案。 专班推进,压实责任: 成立由分管领导马国振同志负责、服务中心主任孙新具体落实的工作专班,整合文联内部及音协等专业力量,形成“主席统筹—分管领导督导—服务中心执行—音协支撑”的高效责任链。 精准调度,破解难题: 6月4日召开“村歌嘹亮”专题工作推进会,会议由漯河市文学艺术团体联络服务中心孙新主任主持,漯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光辉同志,分管领导、漯河市文联三级调研员马国振同志出席并讲话。会议重点聚焦“服务中心如何高效对接音协”、“音协如何精准开展业务指导下沉乡村”等关键环节深入剖析活动意义、明确阶段目标,漯河市音协主席赵庆久表示将进一步疏通创作、排练、选送等环节堵点,确保步调一致。 二、 枢纽联动,打通执行经脉 服务中心“强中枢”: 充分发挥文联服务中心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关键作用。一方面精准对接省文联要求与市领导指示,细化任务清单;另一方面高效“穿针引线”,为音协等专业协会深入乡村创作采风、组织培训、选拔队伍提供坚实保障与资源对接。 协会联动“深扎根”:市音协积极响应推进会精神,迅速组织骨干力量,深入临颍等县区乡村。音协专家们蹲点采风,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如临颍特色辣椒产业、乡村生活场景、传统音乐元素),精准辅导基层文艺骨干和群众队伍,精心打磨参赛作品。 协同发力“促实效”:形成“文联统筹搭台、中心协调保障、协会专业指导、县乡组织落实、群众广泛参与”的联动模式。通过定期沟通、信息共享、问题共商,确保创作、排练、选拔、提升各环节无缝衔接,资源高效配置。 三、专业赋能,淬炼乡土文艺精品 漯河市临颍县王岗镇水牛宋村金笛合唱团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村歌嘹亮”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中荣获“幸福好声音”奖,是漯河市“村歌嘹亮”活动专业赋能模式的典型成果: 1.深挖本土,彰显特色:音协专家指导临颍创作团队,紧扣临颍“中国辣椒之乡”的地域标识,将火红的辣椒产业、椒农的劳作场景、丰收的喜悦心情作为核心创作素材。歌词生动质朴,曲调巧妙融入当地传统民歌元素,旋律朗朗上口,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热度。 2.专业加持,提升品质:音协专家在创作、编曲、演唱、表演等环节提供全程“点对点”指导。从歌词的文学性锤炼、旋律的优美流畅,到合唱声部的编排、舞台表现力的提升,进行多轮精细打磨,使这首源自田间的民歌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舞台感染力。 3.群众主体,激发活力:作品由临颍本地农民歌手和文艺爱好者为主体演唱,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排练过程本身成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艺素养的过程。作品真实反映了乡村巨变和农民心声,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感染力。 4.资源保障,助力冲刺:市、县文联及服务中心在作品后期提升和参赛阶段,积极协调排练场地、专业设备,并可能引入更高层次专家进行针对性辅导,为漯河市临颍县王岗镇水牛宋村村歌《辣椒红》在全国舞台的精彩绽放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下步工作 下一步,漯河市文联将以临颍县王岗镇水牛宋村金笛合唱团获奖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村歌嘹亮”活动,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更多有效路径,让更多饱含泥土芬芳、充满时代气息、展现农民风采的文艺精品在沙澧大地上绽放,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更澎湃的文艺力量。(漯河市文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