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经验】 召陵区翟庄街道:党建引领促发展 红色物业聚民心 【漯河党建发布 图文报道:崔 隽 通讯员:董卓然】 为切实化解“三无小区”监管弱、流动人口多、人口构成复杂等难题,召陵区翟庄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方式方法,探索长效管理群众自治的方式,促进了居民小区治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 东方红小区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翟庄街道漓江路西段,小区现有居民楼11栋,315户893人。针对基础条件差、环境卫生差、居住人员复杂、治安管理混乱等问题,街道党工委牵头,纺织路社区主动作为,创新方式方法,成立红色物业,探索建立“1+2+3+4”社区治理模式,发挥小区党支部、党小组带头作用,引导居民自治,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一项责任为服务。以党建为总领,街道重新调整设置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以党建引领带动小区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在东方红小区设立小区党支部,包括在职党员15名,建立11个楼栋党小组。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两套系统抓管理。街道为“三无小区”安装门禁系统,可通过刷卡、人脸识别进行访问,集传统和智能于一身的开门方式,极大的方便了小区内各类人群对于门禁系统的开门需求,并且加强了小区外来人员的管理。街道投入300余万元目前在建的“雪亮工程”系统,不仅为将小区摄像头监控全覆盖,提高了小区的治安水平,同时将小区全部人员信息进行录入,实现了人员电子化管理。 三条渠道收需求。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纺织路社区对小区楼长进行重新选举,对党员进行重新摸排,成立红色议事委员会,并将党员加入进去,强化党建引领。设置红色意见箱,通过东方红小区11名楼长、1个红色议事委员会共6名成员这三条渠道全方面收集居民需求。 四支队伍解难题。收集到居民需求,就要有人来进行解决。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物业队伍发挥专业优势、志愿者队伍发扬雷锋精神、区直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四支队伍联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从没有物业管理、没有主管部门、没有人防物防,到有党组织引领、有居民自治组织管理、有物业及共建单位支持,东方红小区从“三无”到“三有”,正是翟庄街道以党建引领推进辖区三无小区治理机制创新的缩影。目前,街道针对“三无小区”共成立8个党支部,设置27个党小组,实现“红色物业”覆盖管理了所有“三无小区”,选出9个业主委员会55名成员,109名楼长,并成立志愿者队伍20支,包括71名志愿者,为居民办了多件好事,解决“三无小区”21件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