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经验书记谈】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北舞渡镇党委书记 王旭东 近年来,北舞渡镇党委在市委、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县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产业发展、镇区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持续擦亮北舞渡古镇、胡辣汤小镇、沙河复航重镇三张名片,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完善三项机制助力组织振兴。坚决扛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一是党员分包锻造主力军。深入实施“铸基固本、创先争优”行动,抓牢抓实“党员支部双承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落实农村党员干部网格化管理制度,选取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的先进分子为党员中心户人选,联系一批党员,分包一批群众,积极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等工作,构建了以中心户为支撑、普通党员为纽带,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良好格局。二是调度讲评淬炼硬作风。坚持以作风攻坚促乡村振兴,强化镇村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严格落实日通报、周调度、月讲评制度,精准运用观摩+体验、互动+研讨等方式,对全镇工作推进情况把脉会诊、协调运作,引导全镇上下树牢“今日事今日干”意识,以过硬作风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三是奖优罚劣激发正能量。以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三专”建设为契机,持续强化村干部绩效考核,纳入“五星支部、五好党员”创争、“两优一先”评选,严格落实奖惩举措,奖励3个五星党支部每村1万元党建工作经费,责令2个三星级以下党支部限期整改并表态发言,引导村级党组织比学赶超、良性竞争,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效果初显,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贾湖遗址博物馆项目征迁工作推进顺利,全镇上下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的精气神全面迸发。 建强三支队伍助力产业振兴。围绕“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四个一线’强引领、‘四个前沿’促发展”“双四一”专项行动。成立北舞渡镇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产业联合党委,组建三支党员先锋队,做到了资源有效整合、产业有效升级、资金有效利用。优化环境先锋队在土地征收中,积极调处户企矛盾,协助企业流转土地12000亩;在排涝抢收中,成立突击队5支,组织附近群众200多名,协调大型机械16辆,帮助企业排水排涝,助力群众恢复生产。政策宣传先锋队以“5·10”主题党日为契机,向农村党员宣传党的新思想、新政策;以党员先锋岗、示范棚设立为载体,引导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帮助园区推广特色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技术指导先锋队大力推广农业发展经验做法,先后邀请省农大专家开展授课3次,帮助群众引进酒糟草莓等新品种,推广错季栽培等种植新技术,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盘活三种资源助力文化振兴。牢固树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创新实施“基层党建+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掘北舞渡镇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全力打造集红色引领、古色融合、绿色发展于一体的中州巨镇。一是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依托万名老妪闹定陵遗址和舞阳县第一个地下党组织—时雨学社旧址等独特红色资源,统筹推进山陕会馆、天爷庙、天主堂等重点文物场所开发利用,串点成线,打造红色研学基地。二是努力保留古色印记。持续加大贾湖文化保护传承开发力度,在开工建设贾湖遗址博物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贾湖考古遗址公园征地工作,依托贾湖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招引多家文旅公司开展研学、写生等,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名片。三是致力建设绿色乡村。按照“三产融合、三链同构、三生贯通”发展思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体系。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项目,着力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区;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大力发展高端果蔬、精品花生、优质酿酒粮等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种植规模和效益。 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是核心。下一步,北舞渡镇将持续树牢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务实重干、攻坚克难,为全面推进漯河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 总编 审:蔡晓鹏 审 校 :杨 洋 责任编辑: 崔 隽 宋泽文 温馨提示: ★《漯河沙澧先锋新闻信息》版权所有,欢迎各级党组织上报典型工作信息 请图文发至lhslddlm@163.com备注作者实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价值信息择优发布 编辑:13103697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