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编 审:蔡晓鹏 审 校:宋泽文 责任编辑: 崔 隽 杨 洋 温馨提示: ★《漯河党建信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稿件,已经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欢迎各级党组织踊跃上报新闻线索 请图文发至lhslddlm@163.com 备注作者实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一经采用即可回复 价值信息择优发布并推选省级国家级平台发布 编辑:13103697669 |
源汇区:党建引领人才 集聚激活创新发展引擎 【漯河党建发布讯 图文报道:崔 隽通讯员:周丽娟 吴剑】近年来,漯河市源汇区把人才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创新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建机制、搭平台、重培育、强服务,为各类人才创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凝聚各领域优秀人才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才智。 ![]()
健全机制 强化党管人才责任落实 源汇区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强工作谋划,及时调整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了《源汇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定期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建立三项制度,确保人才工作顺利推进。即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区四大班子领导与各领域专家人才建立了一对一联系制度,经常走访慰问,加强沟通联系,协调解决专家人才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年初组织各成员单位申报人才工作项目,定期督导工作进度,把完成情况纳入各单位组织工作考核指标;人才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区政府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人才政策落实、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二是打造“两站一家一中心”,完善人才服务格局。“两站”即沙澧产业集聚区人才服务工作站和4个在外招商引智工作站。“一家”即在重点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建立人才之家,帮助企业制定人才制度,组织企业人才开展各类联谊、沙龙、学习培训活动,展示优秀人才风采。“一中心”即成立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搭建常态化人才服务平台,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求职登记、技能培训等服务。三是强化政策激励,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台了《振兴工业实体经济意见》,制定了具体政策支持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对在该区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子女统一安排到优质学校,切实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认真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校企合作平台落实人才政策奖励资金30余万元。每年组织区级以上专家人才,以及硕士以上研究生参加健康体检。 搭建平台 提升各类人才素质 一是打造平台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产学研合作育才。该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研发基地3个,产学研合作基地6家、生产实训基地2家、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3家,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注重校企联合育才。新建成源德福实训基地,积极促成盈联光学、聚大智能科技等企业与市第一中专建立校企合作,学校机电部800多名师生已全部入驻,形成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学生工学结合的合作机制,真正实现校企双元育人,产教深度融合。注重以才育才。充分利用本土引进全国名师黄亢美教授和朱煜老师,成立“黄亢美字理教学工作室”、“朱煜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集中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该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素质。二是依托高校培育专家型人才。组织65名专家人才赴浙江大学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学习乡村振兴有关政策、浙江经验等。利用河南固强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技术需求项目与清华大学成功对接契机,邀请清华大学博士为区内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开展技术培训。选派33名优秀医务人员、农技人员到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阳农林学院等地进修学习。三是立足实践培育青年人才。开展专家人才“1+X”结对培养活动,从各行业筛选30名专家人才担任“行业导师”,结对培养实用人才。结对培养的青年人才中,有12人在省、市评选活动中获奖。主动联系华匠、华夏、三联等职业培训学校,围绕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举办技能培训60余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3000余人次。 ![]()
发挥作用 注重人才引进实效 突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导向,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发展、企业创新驱动和部门急需人才,发挥“两站”阵地作用,充分运用活动引才、柔性引才、项目引才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一是抓住机遇,借活动引才。组织企业参加高校、人才市场专场招聘活动,利用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平台,2018年以来共招引高层次人才112人。二是转变思路,用柔性引才。结合企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省博士服务团沟通联系,2016年以来柔性引进8名博士、副高以上专家人才到该区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余项。三是内引外联,强服务引才。坚持引资与引智并举、项目建设与引进人才相结合,鼓励各类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等来创业,更大范围的招引人才。今年以来,引进了盈联光学、摩械智能科技、佰景生物科技等项目,新聘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人。通过沙澧产业集聚区人才服务工作站,宣传人才政策,帮助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称评审、档案流转等服务,用“保姆式”服务拴心留人。做好毕业生来漯就业创业工作,把河南乐通源德福等11家企业作为“源汇区新时代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624个,帮助申请创业补贴政策23家。 强化服务 发挥优秀人才作用 近两年来,源汇区立足乡村实际,通过外联引导、搭建平台、强化服务,着力在“引”上下功夫、出实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是外联引导。采取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办法,对源汇区籍在外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进行走访排查、登记造册,对源汇区籍优秀人才分区域、分行业、分层次建立人才智库,编印成册发给全区县级干部、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和在外招商引智工作站工作人员。在4个招商引智工作站分别成立临时党支部,通过党组织与各个站点区域内的优秀人才进行联系、服务和跟踪管理,以点带面,实现在外人才联系更多人才,对有意愿的在外人才引导他们返乡创业。二是搭建平台。紧扣中心、着眼全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利用春节期间返乡人才回乡契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包乡镇走访慰问源汇区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优秀人才,通过召开全区在外创业人才新春联谊座谈会、人才联席会等,征求源汇区籍在外创业人士的意见建议,鼓励他们积极回乡投资兴业。三是注重服务。大力实施能人返乡创业人员“三培养”工程,注重把返乡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人才培养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村“两委”干部。2019年以来,有24名优秀返乡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83名农村致富带头人、30名技能人才进入村“两委”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