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召陵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一社区一品牌”创建之天桥街道 【按语】 【图文编辑:蔡晓鹏 】 近年来,召陵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以“一社区一品牌”创建为抓手,持续发挥社区党组织堡垒作用,培育了一批组织运行规范、特色亮点突出、作用发挥明显的社区,让社区特色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张新名片。 漓江路“文明和谐”社区 漓江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支撑、居民参与,积极营造共治共建共享文明和谐社区。15年坚持不懈绣美“天桥义工”志愿服务城市名片,打造了“爱见周六”“四点半课堂”“小杰听您说”“红琴艺术课堂”等一批贴近民生的服务项目。建立社区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抓好红色物业创建、卫生环境整治、文明交通出行、群众文化健身、智慧养老服务等民生实事,打造了“环境优美、居住安宁、道德良好、服务便捷、文化丰富”的文明和谐社区。该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示范站”“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铁新村“老年友好型”社区 铁新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致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社会新风尚。聚焦老年人“宜居”,开放社区用房,为老年人提供文艺娱乐、公益志愿、学习教育、日间照料等场所,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健康”,联合市第六人民医院、天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医护团队,发挥社工和志愿者作用,对老年人健康进行全过程照护。聚焦老年人“价值”,依托街道老年大学,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成立夕阳红艺术团,丰富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离退休党员和居民组成的公益组织越来越多,老年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画”出了最美“夕阳红”!2021年,该社区荣获“河南省老年友好型社区”荣誉称号。 滨河路“法治型”社区 滨河路社区不断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以创建“法治社区”为载体,探索实行“1+4+N”工作法(即探索成立“1”个领导小组,组建“4”支团队,开展“N”项工作)。注重打造“2211”法治文化宣传载体,两条法治文化宣传街(解放路、滨河路),两个法治文化楼院(沙河景苑、双汇华府),1个法治文化广场,1个法治文化展厅。实施法治宣传线上线下互动,开通法治宣传直播间和抖音号,累计发布抖音视频16期,播放量18000余次。通过一系列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自觉关注法治、践行法治,营造了全社区动员、全民知晓、全员参与的法治建设浓厚氛围。该社区先后荣获“河南省民主法治社区”“漯河市首届十佳民主法治社区”“召陵区依法治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万祥街“文化型”社区 万祥街社区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创新社区治理、促进社区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以火车文化、孝道文化为载体,积极打造“文化型”社区,使整个社区焕发了活力与生命力。万祥街社区紧邻京广铁路,辖区老年人居多,居民对火车有着深厚的感情。社区在京广街、万祥街打造了一条长约300米,主题鲜明的火车文化长廊,以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形式展示火车文化,为居民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激发居民文化认同。在万顺街,打造了以“孝道”格言为主题的“孝道文化一条街”,评选了一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发挥榜样的正面引领作用,让修身律己、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深入人心。 总 编 审:蔡晓鹏 审 校 :杨 洋 责任编辑: 崔 隽 温馨提示: ★《漯河沙澧先锋党建新闻信息》官方平台,欢迎各级党组织上报工作信息 请图文发至lhslddlm@163.com备注作者实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典型工作择优发布 编辑:13103697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