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频道

【典型案例】 市农业农村局:“三链同构”完善食品产业生态

2022-4-8 22:04|查看: 421|评论: 0

摘要: 这里是漯河沙澧先锋网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典型案例】市农业农村局:“三链同构”完善食品产业生态

编者按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漯河市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认真贯彻省委、市委部署,结合“五对照五反思”,坚持查问题、列清单、建台账,推动活动有序开展。工作中,部分县区、市直单位认真梳理落实省委、市委重点工作部署的经验做法、短板弱项,形成典型案例。现从中摘编如下。本期刊发市农业农村局报送案例。

典型案例

   市农业农村局:“三链同构”完善食品产业生态


 【编辑报道:蔡晓鹏】漯河市坚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三链同构 农食融合”,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经验入选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2021年5月,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漯河召开。


突出“食品+”理念延伸产业链

一是“五级订单”夯基础。坚持“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优种优收、优加优销”,以食品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良种繁育、粮食种植、收购仓储、原料生产、食品加工等五个环节深度合作、接单供给,形成“五级订单”模式。开发“专项贷、订单贷、种子贷”等金融产品,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订单种植,对种植优质良种、订单专用的农户每亩补贴20元。目前全市优质小麦面积123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51.7%。二是产业联合体强拉动。组建以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小农户和家庭农场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专注农产品加工流通,实现联合体内部上中下游主体衔接、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全市培育2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38家龙头企业、237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入联合体,年产值突破900亿元,户均增收超3000元。三是优势产业集群成规模。编制《全域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五年规划》,建设农产品种苗培育、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科技服务等“园中园”,促进“产、加、销、服”等要素资源集约集聚,成功创建3个省级、16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全省“优势再造”战略,依托全市千亿级食品产业规模优势,培育8个细分领域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20个专业园区,漯河食品产业集群被商务部评为全国百强产业集群,在国家统计的21大类食品行业中,漯河拥有18大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培育了以双汇为代表的肉制品、以中粮面业为代表的面制品、以卫龙为代表的休闲食品等6个全链条、集群化产业发展典型,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1/6,成为全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四是“六个打通”抓拓展。以食品产业为主导,把高关联度的装备制造、食品包装、生物医药、盐化工、冷链物流、动物饲料等六大产业纳入产业链,全方位、全链条编制食品产业图谱,开展园区式、集群式招商,形成了从源头到终端,从生产到研发、检测、包装、物流、电商、会展的全食品产业链条,食品及相关产业招商占全市总额的60%以上。冷链物流产业快速崛起,全省10家全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漯河占6家,我市被确定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承载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全球唯一自然色素全色系制造商—中大恒源,100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保健配料、食品饮料等6大行业,建成亚洲产能最大的益生菌产业基地,以“益生菌+”理念,实现食品产业、乳制品、日化用品、农业微生态等10余个关联产业深度耦合。

突出科技创新提升价值链

一是打造创新研发平台。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十大工程”,出台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培育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深化与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团队合作,全力筹建河南省食品实验室,牵引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同步发力,打造贯通食品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依托漯河高职院校资源,采取市校共建共购共享模式,建立食品产业公共研发、休闲食品协同创新等3个研发平台,40个专家团队入驻人才资源库,126个企业159项技术需求进入技术难题库,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载体保障。目前已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个,博士后、院士工作站6个,全省首批建成食品加工中试基地。二是打造质量标准平台。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化、商贸物流标准化等一揽子专项工程,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制定20项省级标准、309项地方标准,在食品产业领域制定了423项严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参与近百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在全国率先发布《调味面制品》《魔芋即食食品》等五项团体标准,中大恒源、亲亲食品填补了植物提取、运动保健食品等行业监管标准空白,抓牢标准制定主动权、站稳行业发展制高点,先后培育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0个。三是打造检验检测平台。与武汉大学合作共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推进检验认证总部基地、设备生产孵化中心等建设,整合国家级、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328个涉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站点),具备884个参数检测能力,年均检验检测样本7.3万批次,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构建覆盖全面、高效安全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突出高质高效打造供应链

一是提升源头供应质量。建成小麦、蔬菜、食用菌等八大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临颍小辣椒、舞阳大豆等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开展农药、化肥负增长行动,提高农产品加工原料供应能力和安全保障,25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和国家登记,高标准农田达到201.2万亩,占全市农田总面积的70.6%。临颍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标准化麦椒套作种植区30万亩,带动周边辣椒种植40余万亩,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农业科技专家全程参与“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产品直供“老干妈”、海底捞等企业。二是完善产业间配套协作。鼓励同一产业间相关企业连片发展,支持上下游企业协作生产,不出园区即可完成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实现资源共享、节本增效。经开区通过可口可乐公司招引果糖供应商嘉吉公司,两大知名企业率先在全国实现“相邻建厂、管道输送”模式,嘉吉公司生产的糖浆直接输送到可口可乐公司车间,实现对接无缝隙、物流零成本。三是提高产品供给效率。擦亮中国食品名城金字招牌,搭建产业交流展销平台,第十九届食博会吸引1023家企业参展,现场交易额和意向采购额达到462亿元。发挥“互联网+”优势,建成全国首家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食博会”,组建“中国食品产业生态联盟”,累计服务南街村集团、三剑客乳业等企业370多家,产品标识注册量230多万个、解析量35万个。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引导企业积极拓展线上市场,300余家电商及物流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创业就业1万多人,年均线上交易额72亿元。2021年全市网络零售额144.7亿元,同比增长28.7%,增幅全省第三。


总 编 审:蔡晓鹏  


审     校 :杨    洋     

责任编辑: 崔    隽  

温馨提示:

★《漯河沙澧先锋党建新闻信息》官方平台,欢迎各级党组织上报工作信息 请图文发至lhslddlm@163.com备注作者实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典型工作择优发布 编辑:1310369766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