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堡垒】 源汇区:“1+1+N”构筑疫情防控新模式 【漯河党建发布 图文报道:蔡晓鹏 通讯员:姜科峰 王升】 “1+1+N”是什么? 这是漯河市源汇区在疫情防控中创新的“党建+防治”的新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成立1个临时党支部,任命1个党建工作指导员、发挥N群体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源汇区充分这种新模式的作用,积极开展区直及驻区单位和乡镇、街道党组织共联共建,进一步汇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和热心群众的强大合力,构筑群防群控严密防线,确保疫情工作扎实开展、有效防控。 成立1个临时党支部。 以区直及驻区单位分包社区小区为战斗单位,由中心城区乡镇、街道党(工)委统筹区直及驻区单位分包社区小区下沉力量中的党员,分辖区统一审批成立临时党支部,人数由乡镇、街道结合实际确定。临时党支部受辖区党(工)委直接领导,可下设若干临时党小组。临时党支部书记原则上由区直及驻区单位科级党员干部担任。临时党支部在乡镇街道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人员排查、出入口值班、卫生消杀、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动员小区居民群众搞好群防群控。临时党支部党员佩戴党徽,岗点设立党员先锋岗标识牌,出入口显要位置树党旗。任命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为发挥乡镇街道单位人员环境熟、情况熟、人头熟的优势,做好桥梁和纽带,由每个乡镇街道在每个临时党支部任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与临时党支部共同做好老旧小区、无主楼院、没有物业的楼栋等所负责的居民区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党建指导员做好临时党支部刚点的保障对接,向岗点明确防控区域、居住人员基本信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传达、当天疫情防控工作进度及存在问题统计上报,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纽带作用,负责做好岗点后勤保障,对岗点提供人员排查登记表及病毒消杀物品及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任命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 为发挥乡镇街道单位人员环境熟、情况熟、人头熟的优势,做好桥梁和纽带,由每个乡镇街道在每个临时党支部任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与临时党支部共同做好老旧小区、无主楼院、没有物业的楼栋等所负责的居民区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党建指导员做好临时党支部刚点的保障对接,向岗点明确防控区域、居住人员基本信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传达、当天疫情防控工作进度及存在问题统计上报,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纽带作用,负责做好岗点后勤保障,对岗点提供人员排查登记表及病毒消杀物品及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发挥N类群体力量。 区直及驻区单位党员下沉到一线,汇聚 “双报到”党员、社区党员力量,积极动员整合志愿者、热心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凝聚起“群众力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引导群众参与监督,畅通群众举报途径,教育广大群众自觉做到不聚会的同时,监督他人不聚会,发现可疑人员立即上报,形成户与户监督,人与人监督的局面,坚决做到疫情防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宣传员的防控态势,确保防控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筑牢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的防线。 全区60个区直及驻区单位与147个小区包联共建,成立了82个临时党党支部,形成了以临时党支部为单位,以区直及驻区单位人员下沉力量、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双报到”党员、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热心群众居民等融为一体的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网”,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为战胜疫情风险的斗争优势,持续夯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组织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