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频道

【中原文苑 佳作选登】以笔为犁,播撒爱国精神的种子

2020-11-18 11:32|查看: 1210|评论: 0

摘要: 【中原文苑佳作选登】 以笔为犁,播撒爱国精神的种子 作者:包广杰 作为一名年过五旬的人,我从小耳闻过解放前祖辈们逃荒要饭的苦难故事,亲历过1975年大洪水时,解放军直升飞机的大救援,也见证了自从改革 ...
  

 

中原文苑 佳作选登



       以笔为犁,播撒爱国精神的种子


   
               作者:包广杰


   作为一名年过五旬的人,我从小耳闻过解放前祖辈们逃荒要饭的苦难故事,亲历过1975年大洪水时,解放军直升飞机的大救援,也见证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日益富足的生活和祖国一天天的强大。我庆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里,特别是这次席卷全球的疫情,让我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了祖国的无比强大、人民的空前团结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优越。


     进入中年以后,我喜欢上了写作。源于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我的笔端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浓浓的爱国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大诗人艾青滚烫的爱国主义诗句,也是我写作时的心声。我用虽有些稚嫩但饱含深情的文笔,像农民辛勤耕耘一样,在文字的方格田地里,挥洒汗水,播撒着一粒粒爱国主义的种子。

 

     2017年12月,适逢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举国上下准备举行首个国祭日时,我却看到这样一些丑闻:广西两男子只因想当网红,身穿仿二战期间日本军装,在宾阳高铁站作秀,挥舞军刀,口喊“八嘎呀路(网易航空);四名中国青年身穿仿制的日本军服,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前合影(澎湃新闻);婚礼上新郎穿日本军服 喊新娘“花姑娘”(网易新闻),这些看似玩笑的丑闻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人灵魂深处对历史的淡忘和爱国主义的缺失,我为此深感震惊和不安,就连夜查资料,利用点滴的时间,在国祭日之前写出了《这段历史,不可原谅,更不可忘却》以及《人间大悲亦为诗——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80周年》;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让更多人学习无产阶级伟大导师的思想和精神,我撰写了《跨越时空,映照天下》一文,文章先后在《漯河日报》、《党的生活》发表,后被多家自媒体和官方网站转载,在读者中反响很大,尤其是在《党的生活》上的发表,对激发年轻人学习马克思的忘我工作精神,加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能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有作家如此评论)。


      如果说我开始撰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是出于本能,一个赤子出于对祖国母亲本能的热爱,是不由自主的心声流露,后来的写作则完全出于自觉意识——因为我意识到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我结合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喜爱的方式,积极撰文因势利导。电影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但同时也不失一种接受思想洗礼的好办法。影片《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剧院公映期间,我写下的《枪炮无情,英雄有爱》《战争从未让女人走开》《春风浩荡“我厉害的国”》等影评,在《漯河日报》首发后,陆续被一些省内外媒体转载,其中《枪炮无情,英雄有爱》还被制作成喜马拉雅等有声读物广泛传播,对吸引大众观看充满正能量的红色影片,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大有裨益的(网友如是说)。有一段时间,青少年盲目崇拜歌星、影视明星的现象比较严重,我考虑到应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英雄观”,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报国志,于是我就选择通过书写、讴歌本地的历史英雄,以此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台北知府陈星聚、抗日英烈赵伊坪是我们漯河辖区最具典型性的英雄人物,为把他们的故事写得鲜活、生动,我多次到市档案馆、市党史办查阅相关资料,还冒着酷暑实地考察、走访,潜心撰写了《“纯儒循吏”陈星聚》《郾城上空升起的红灯笼》《抗日英烈赵伊坪》,先后在《漯河日报》《河南日报》发表。有年轻的同事看到报纸后,专门找到我说,她老家就在伊坪小学附近,小时候天天从那里经过,却不知道身边还有这么一个抗日英雄,很让她感动;外地读者留言,说看了我的文章,才知道漯河还有一个清代的抗法民族英雄陈星聚。除了利用报刊宣传本地的英雄人物,我还利用微信平台宣传老一代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比如为缅怀毛泽东、周恩来逝世43周年,在“包子小木屋”推出了《秋收起义中的两个“9月9”》; 在《检验视界网》,推出了《周总理还让实习生打针呢》,这些网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地把伟人的光辉事迹和博大情怀展现在年轻读者面前。诗歌本是文学桂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有一段时间流行的高深苦涩或大白话式的诗歌,让很多人对此失去了兴趣,怎么利用好诗歌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来宣扬爱国主义,我一直在殚思竭虑地做着努力和探索。近年来,我用朴实的文字、明快的节奏,发表了《我爱军旗红》《共和国的春天》、《水调歌头.今上井冈山》《粽子飘香》(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致敬中国军医》等一系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当今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一名省作家协会会员,我深感爱国主义教育的任重道远。我要以笔为犁,用毕生的精力和热血,不停地去耕耘,不停地去撒播爱国精神的种子!


(发表于2020年11月6日 漯河日报,对本文有删减。)



作者简介:
  包子哥,原名:包广杰,河南省作协会员,《漯河日报》等特约撰稿人,检验科副主任(正高职称),心理咨询师,曾参加过河南省卫计委的医疗技术援疆工作。笔名包子、文青、花未央等,曾在《河南日报》、《郑州日报》、《党的生活》、《燕赵晚报》、《齐鲁文学》、《儿童大世界》《少年作家》《河南诗人》等省内外刊物以及国内知名网站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等百余篇。善于从身边人、平凡事着笔,传递正能量,讴歌新风新貌,鞭挞假恶丑,作品深受读者好评,多次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卫生系统等相关单位表彰。有作品入选《2018中国精短散文》,《2019年河南文学作品选小小说卷》。

总 编 审:蔡晓鹏


审     校:宋泽文

责任编辑: 崔   隽   杨   洋

温馨提示:

★《漯河沙澧先锋党建信息》官方版权所有,转用请注明来源:漯河沙澧先锋党建。欢迎各级党组织踊跃上报新闻信息 请图文发至lhslddlm@163.com 备注作者实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一经采用即可回复  价值信息择优发布并推选省级国家级平台发布 编辑:1310369766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